【亞斯孩子的動人成長故數:《尋找雨兒》】
孩子的身邊總會有一些特殊兒,他們正是孩子學習包容、同理的功課,但這個過程卻相當不容易,
兒子時常跟我抱怨班上的一個孩子,生活規範極差、座位髒亂不堪,有時還會故意吐口水塗抹桌面,做出一些令人費解的噁心動作,讓人極不舒服。
後來輾轉我才得知這個孩子必須接受額外的資源教育以幫助他克服生理因素所造成的行為障礙。
我為兒子分析這個孩子的問題,期盼兒子生出更多的同理心,但兒子點頭後卻淡淡地說:
你說的,我可能大多都理解,但是每次面對他奇怪的行徑,卻實在讓人非常討厭,很難不生氣啊!
提供理論、數據、資訊給成熟度尚不足的孩子,他們到底能理解多少?或許從「感性面」著手,讓孩子深入描述完整、感動人心的好故事,孩子才能自然無礙的真正深入特殊兒的內心,甚至看到他們很不一樣、善良、溫柔的面向,從而湧生同理,真正願意接受。
寒假看了一本以亞斯伯格症孩子為主角的動人故事,簡單順暢的描述,卻將主角的內心世界與狀況清楚呈現,推薦給三年級以上的孩子!
菊仙在《親子天下閱讀頻道》本月推薦書:《尋找雨兒》